我国埋地管道的材质大多采用的是金属钢管,它们在土壤这样的特殊电解质中常常因发生电化学腐蚀而造成穿孔泄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因此,埋地管道的腐蚀与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全国数万公里的埋地管道,阴极保护与外防腐层的联合保护是行之有效的防腐蚀技术,可以将管道的寿命延长—倍而投资占管道总投资的1%-2% 左右,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阴极保护技术是利用电化学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将被保护的金属结构作为阴极,向其通以足够的直流电流,使金属表面产生阴极极化,最终减小或消除金属材料整体上各种局部阴极和局部阳极之间的电位差,使腐蚀电流趋于零,从而控制金属的腐蚀。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实现管道阴极保护过程。牺牲阳极法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让电位低的金属向阴极材料不间断地提供电子。牺牲阳极因较活泼而优先溶解遭到强烈腐蚀,此时阴极材料首先极化,在其表面富集电子,不再产生离子,进而减缓并停止结构腐蚀进程,达到保护阴极材料的目的。
强制(外加)电流法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直接向被保护的金属结构施加阴极电流或给辅助阳极施加阳极电流,使被保护金属发生阴极极化,同样达到保护阴极金属结构的目的。
排流保护法是以排除杂散电流为目的的阴极保护方法。该方法分为三种,其中直接排流和极性排流分别用于杂散电流干扰电位极性稳定不变和正负交变的情况。还有一种是强制排流,它通过整流器进行排流。当有杂散电流存在时,利用排流进行保护;当无杂散电流时,就用整流器供给保护电流,使保护体处于阴极保护状态。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